法国汉学家高大伟:中国文化复兴,世界需要中国智慧

元描述:法国汉学家高大伟谈中国文化复兴对世界的意义,西方对中国的认知误区,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章探讨了中国文化传承、中欧关系、中法合作等问题,并分享了高大伟对中国的独到见解。

引言:

高大伟,这位法国国际问题专家,中欧论坛创始人,以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视角,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关注。2024年,他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再次谈及了中国文化复兴对世界的意义,以及如何化解西方对中国的认知误区。作为一位见证中国发展变革的欧洲学者,高大伟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启示。

“灵感”系列,解读中国城市之美

高大伟的“灵感”系列丛书,聚焦中国不同城市,以中外多领域学者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发展活力。从《灵感·天津》到《灵感·山西》,再到《灵感·上海》,每一个城市都成为了他观察中国文化的窗口。他认为,“灵感”系列的成功在于它展现了中国城市的细微之处,避免了简单片面地看待问题,将复杂问题二元化或一概而论。这些细节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促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从而消除围绕中国的普遍误解。

高大伟将“灵感”系列比喻为“复调音乐”,不同视角的融合为内容增添了色彩。他认为,欧洲人眼中的上海和美国人眼中的上海有所不同,但两种视角能够相互补充,丰富彼此。而在他即将出版的《灵感·北京》中,他将聚焦北京中轴线,这一体现了古代中国天地关系的文化瑰宝。他认为,北京中轴线所包含的“中心性”概念,是中国哲学和世界观的基石,它反映了这一理念对中国文化和空间布局的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复兴,拥抱世界,重塑自我

高大伟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它表明中国正在无形层面上重新诠释其古典传统,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在更为显性的层面上,如美食、时尚、设计等领域,中国正致力于重新定义“中国风”的内涵。在这个复兴过程中,与他者的互动至关重要。他强调,开放地接受他者对复兴过程有着显著影响,能够助力中国成功转型和自我革新。

高大伟认为,中国从20世纪以来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与西方的互动影响。这种互动是复杂的,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最终助力中国成功转型和自我革新,成为今天的世界强国。他强调,向他者开放并不意味着自身身份的瓦解,而是意味着自我更新和重塑。

化解误解,世界需要中国智慧

高大伟认为,中国文化复兴并没有被视为一种威胁。西方似乎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哲学和美学。他个人深信,我们的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他呼吁,让中国的艺术家、思想家和创作者与世界分享他们的见解,他们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高大伟强调,西方需要理解的是,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认为,中国文化复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宝贵财富,它能够为世界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跨文化对话,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高大伟创办的中欧论坛,旨在深化中欧交流,促进中西方文明的对话。他发起的“中欧美全球倡议”,则更进一步,将中西方文明交流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他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文明间的对话至关重要。我们彼此依存,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

高大伟认为,跨文化的维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重新学习耐心和谦逊的美德是必不可少的。理解他者、接受他者、欣赏他者,并与之和谐相处,需要时间和努力。他相信,当中国与法国合作时,就能创造进步的条件。当中国的普遍主义与法国的普遍主义相遇时,就能推动人类进步。

中法合作,携手共进

高大伟认为,中法两国相互尊重,因相互吸引而紧密相连。然而,他坚信,两国在促进和平与共同繁荣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双方还应该在新兴技术领域加强合作。法中两国的知识分子必须确保当今强大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尊严,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高大伟相信,在未来的合作中,中法两国将继续发扬《巴黎协定》的精神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确立的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进步。

常见问题解答

Q1:高大伟教授的“灵感”系列丛书有何特别之处?

A1:高大伟教授的“灵感”系列丛书以中外多领域学者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不同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该系列书籍注重细节,避免片面解读,旨在激发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消除对中国的误解。

Q2:高大伟教授为何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

A2:高大伟教授认为,中国正在无形层面上重新诠释其古典传统,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同时在美食、时尚、设计等领域重新定义“中国风”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Q3:高大伟教授如何看待西方对中国文化复兴的看法?

A3:高大伟教授认为,西方对中国文化复兴充满好奇,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哲学和美学。他强调,西方需要理解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中国文化复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宝贵财富,能够为世界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

Q4:高大伟教授为何认为跨文化对话至关重要?

A4:高大伟教授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文明间的对话至关重要,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他强调,跨文化的维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需要重新学习耐心和谦逊的美德,理解他者、接受他者、欣赏他者,并与之和谐相处。

Q5:高大伟教授如何评价中法两国的合作?

A5:高大伟教授认为,中法两国相互尊重,因相互吸引而紧密相连。然而,他坚信,两国在促进和平与共同繁荣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双方应该在新兴技术领域加强合作,确保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尊严,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Q6:高大伟教授对中法两国未来的合作有何期待?

A6:高大伟教授相信,中法两国将继续发扬《巴黎协定》的精神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确立的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进步。他认为,当中国的普遍主义与法国的普遍主义相遇时,就能推动人类进步。

结论:

高大伟教授的观点,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复兴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强调,中国文化复兴不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世界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他认为,跨文化对话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中法两国应该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