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余凯:自动驾驶的“护城河”不在“端到端”,而在精细打磨

元描述: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深度解读自动驾驶行业趋势,指出真正的竞争力不在“端到端”等技术概念,而在于产品细节的精细打磨。他认为,只有脚踏实地、注重用户体验,才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的普惠。

引言: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是那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细节。在一片喧嚣中,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发出了冷静而睿智的声音,他指出:“端到端、BEV、Transformer等说法满天飞,但这些都不构成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区分点在于精细打磨。”

地平线余凯: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精细打磨

自动驾驶领域,近年来“端到端”成为了行业热词,不少车企将其作为技术优势进行宣传。然而,余凯认为,虽然“端到端”等技术概念看似先进,但真正能够打造出无与伦比产品的,是那些在细节之处不断打磨的公司。

“世界上能够写论文、提出技术的人很多,这样的公司也很多,但是能够去交付出无与伦比产品的公司是少之又少。”余凯强调,公司之间的真正区别和竞争点在于“精细打磨”。

“打造无与伦比的产品,要靠大量的工程师在大量细节场景里面,去做那些苦活脏活累活,才能去真正地构建护城河、构建壁垒。”余凯表示,“对于智能驾驶也是一样,在每个细节的转弯、避让、减速,靠Transformer、端到端是做不到的。”

余凯将自己比喻为“愿意去趴在地上,去干那种充满泥泞的事情”的人,他认为,只有那些脚踏实地、注重细节的公司,才能真正交付出能够打动用户的产品,并最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自动驾驶的“拐点”正在到来:城区NOA即将进入窗口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现阶段城区NOA产品体验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余凯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出现拐点,2025年将是城区NOA真正进入竞争窗口期。

“就像20年前,那时候都说厉害的司机都开手动挡,其实切换到自动档是很快的事情,只要技术成熟。”余凯表示,“比如3年前,像SuperDrive这样一个系统,靠11个摄像头加一个前置激光雷达,在复杂场景里面通行跟博弈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取得显著进步,无论是算法、算力还是软件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余凯认为,未来自动驾驶将更加普及,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标配。

软硬结合:地平线打造“捅破天”的智能驾驶标杆

地平线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一家非典型芯片公司,专注于软硬件深度结合和优化解决方案。在余凯看来,自动驾驶要真正实现普惠,必须以产品思维为导向,以人为出发点,关注用户体验。

“不懂软件的芯片公司是活不下去的。”余凯表示,“核心原因是从一个硬梆梆的芯片到一个在生活场景以及交通场景能够运转的系统,实际上要跨越万水千山。”

“要把芯片质量、PPM、工具链、中间件包括整个BSP以及所有硬件的产品方案、规划、控制到所有软件都做好,总结来说,需要的是跨越软件到硬件、从端到云,这样一个综合立体型的能力。”

地平线SuperDrive以优雅不怂、从容笃定为产品目标,旨在打造全世界范围内的“捅破天”的智能驾驶标杆。余凯认为,只有达到一个足够高的水平,才能真正支撑起整个地平线的商业生态。

结语: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同时也要注重用户体验。地平线以其软硬件深度结合的优势,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正在为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自动驾驶未来而努力。

常见问题解答:

Q:自动驾驶领域“端到端”技术到底是什么?

A: “端到端”是指将感知、决策、规划、控制等所有步骤整合到同一个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从而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Q:为什么说“端到端”不是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力?

A:虽然“端到端”技术很有潜力,但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例如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且难以在实际应用中保证安全性。

Q:地平线如何实现软硬件深度结合?

A:地平线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软件,能够对软硬件进行深度优化,从而提升自动驾驶性能。

Q:地平线SuperDrive的目标是什么?

A:地平线SuperDrive的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

Q:你认为自动驾驶未来会如何发展?

A:我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将会不断发展,最终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

关键词: 自动驾驶,地平线,余凯,端到端,精细打磨,城区NOA,SuperDrive,软硬件结合,用户体验,普惠